大众养生网

眼底镜能检查哪些疾病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眼底镜主要用于检查眼球后部的结构,包括视网膜、视神经、黄斑等部位的相关病变。通过眼底镜检查,医生可以观察血管形态、视盘变化以及是否存在出血、渗出等异常情况。常见的可筛查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及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微血管长期受高血糖影响,可能出现微血管瘤、出血或渗出。眼底镜检查可直观观察到这些特征性改变,帮助判断病变分期。若发现黄斑水肿或新生血管形成,需结合光相干断层扫描进一步评估。

2、青光眼

通过观察视杯与视盘比值(杯盘比),可辅助诊断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常出现视杯扩大、盘沿变窄等特征,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可能伴随视盘充血。检查时需结合眼压测量和视野检查综合判断。

3、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底可见玻璃膜疣、色素紊乱或出血灶。湿性黄斑变性可能伴随视网膜下积液,通过眼底镜初步筛查后,通常需要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4、视网膜脱离

眼底镜能直接观察到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和形态,脱离区域呈现灰白色隆起,血管走行异常。若发现视网膜裂孔或马蹄形裂孔,需及时进行视网膜复位手术防止视力进一步丧失。

5、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压患者视网膜动脉会出现管径变细、反光增强等硬化表现,严重时可发生火焰状出血、棉絮斑。这些改变能反映全身血管状态,对评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重要价值。

建议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眼底检查,40岁以上人群可每2年筛查一次。若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或突发视力下降,应及时就诊眼科完善检查。检查前需散瞳以获得更清晰的眼底成像,散瞳后4-6小时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应避免驾驶。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