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夜盲症应该如何治疗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夜盲症的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常见方式包括维生素A补充、药物治疗原发病、手术治疗、矫正屈光不正以及定期复查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遵医嘱规范治疗。

1、维生素A补充

若夜盲症由维生素A缺乏引起,日常可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严重缺乏时,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A软胶囊或鱼肝油制剂,以改善视网膜功能。

2、药物治疗原发病

继发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等遗传性疾病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叶黄素等营养视网膜药物,或联合使用改善微循环的甲钴胺片、复方血栓通胶囊等延缓病情进展。

3、手术治疗

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若合并严重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可考虑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手术。进行性视网膜病变晚期,必要时需评估视网膜移植等治疗手段。

4、矫正屈光不正

合并近视、散光等屈光问题时,需通过验光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提高视网膜成像清晰度,间接改善夜间视力。

5、定期复查

所有夜盲症患者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眼底检查、视野测试和电生理检查,监测视功能变化。遗传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夜盲症的治疗效果与病因密切相关,建议避免夜间驾驶等高风险活动。若出现视力骤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加重表现,需立即至眼科就诊排查视网膜脱离等急症,切忌自行滥用维生素制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