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的心脏发育通常在孕期的第3至4周开始形成。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关键阶段,是胚胎早期器官形成的核心部分。
1、心管形成
在孕3周时,胚胎中胚层细胞分化形成两条心内膜管,随后融合为原始心管。此时心脏呈管状结构,已具备搏动能力,但尚未形成分隔的腔室,主要通过收缩推动血液循环。
2、心脏分区
孕4周起,心管开始向右环化弯曲,逐步形成心球、心室、心房等原始结构。房室管处出现心内膜垫,为后续心脏分隔奠定基础。此阶段通过超声已可观察到规律性心跳。
3、结构完善
孕5-8周期间完成四腔心发育,心房间隔、心室间隔逐渐闭合,主动脉与肺动脉完成分隔,心脏瓣膜开始成形。孕8周时心脏基本具备成人心脏的解剖结构,但体积仅约2毫米。
建议孕妇在孕6-8周进行首次超声检查,通过胎心搏动确认胚胎活性。孕11-14周需进行NT检查筛查心脏结构异常,孕20-24周需通过系统超声重点评估心脏各腔室结构及血流情况。规律产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