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嘴唇是否属于正常现象需要根据具体发生频率和诱因判断。偶尔因紧张、无聊等情绪出现的咬嘴唇属于生理性习惯,但若频繁发生则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
1、生理性原因
部分人群在情绪焦虑、注意力集中或感到无聊时,可能会出现无意识的咬唇动作,这属于正常的生理性习惯。这种情况通常不会造成持续性损害,通过有意识地调整行为习惯,多数能自行改善。例如通过嚼口香糖替代咬唇动作,或进行正念训练来缓解紧张情绪。
2、病理性原因
持续性咬唇行为需警惕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心理疾病,这类患者可能伴随反复检查门窗、过度清洁等强迫行为。口腔局部病变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唇炎等疾病引起的瘙痒不适,也可能诱发咬唇动作。某些神经发育异常的儿童群体中,该行为发生率可达12%-15%。
若咬唇行为每周发生超过3次,或已导致唇部破溃、肿胀等损伤,建议及时到口腔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行为认知疗法、局部用药等综合干预措施,通常能有效改善症状。日常可使用润唇膏保持唇部湿润,减少因干燥引发的下意识咬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