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止痛治疗、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以及物理治疗等,患者需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
1、抗病毒治疗
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和伐昔洛韦片,需在出现皮疹72小时内开始使用效果最佳。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皮损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给药。
2、止痛治疗
针对急性期疼痛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神经痛明显者可联合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或普瑞巴林胶囊,严重疼痛可考虑阿米替林片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对于顽固性后遗神经痛,可能需要神经阻滞治疗。
3、皮肤护理
局部可涂抹阿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外用制剂,合并感染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保持皮损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水疱破溃后可使用硼酸溶液湿敷,结痂期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4、预防并发症
眼部受累时需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预防角膜炎,耳部带状疱疹需警惕面瘫风险。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需监测内脏播散情况,必要时住院治疗。高龄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5、物理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红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等物理疗法促进皮损愈合。后遗神经痛患者可尝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中医针灸治疗对部分患者缓解疼痛有效。
带状疱疹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病毒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若出现高热、视力改变或剧烈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复诊。疫苗接种对50岁以上人群具有预防作用,皮损结痂前需做好接触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