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切除术可能带来呼吸功能减退、感染风险增加、胸痛不适、气胸或肺不张以及长期肺功能下降等危害。具体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术后恢复情况综合评估。
1、呼吸功能减退
肺叶切除会直接减少有效肺组织面积,导致肺活量和氧气交换能力下降。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活动耐力降低,例如爬楼梯或快步行走时气促,严重时静息状态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2、感染风险增加
手术创伤会导致局部纤毛运动减弱,影响痰液排出效率。残留肺组织因代偿性膨胀可能出现结构改变,加上免疫功能暂时性下降,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术前升高约30%。
3、胸痛或不适
肋间神经损伤、胸膜粘连及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约60%患者会出现持续性隐痛或牵拉感,尤其在深呼吸、咳嗽时加剧,部分患者疼痛可能持续3-6个月。
4、气胸或肺不张
术中胸膜破损或术后胸腔负压改变,可能引发气胸发生率约5%-10%。肺泡塌陷导致的肺不张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需通过吹气球训练、体位引流等物理治疗促进复张。
5、长期肺功能下降
剩余肺组织可能出现代偿性肺气肿,术后1年FEV1平均下降15%-20%。长期随访显示,约20%患者会出现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吸烟者肺功能恶化速度更快。
术后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可提升肺功能10%-15%。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及胸部CT,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刺激。若出现持续发热、胸痛加剧或呼吸困难突然加重,需立即就诊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