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早期干预有助于控制炎症进展,避免牙齿松动或脱落。
1、基础治疗
通过洁治(洗牙)和龈下刮治清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减少牙龈炎症。对于牙周袋较深的患者,可能需配合根面平整术,使牙根表面光滑,防止细菌再次附着。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轻微出血或敏感,属于正常现象。
2、药物治疗
急性感染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或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口腔细菌。对于深牙周袋,可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缓释药物局部填充,延长抗菌效果。
3、手术治疗
中重度牙周炎若基础治疗无效,需行翻瓣术暴露根面进行彻底清创,或通过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修复受损牙槽骨。牙龈萎缩明显者,可进行膜龈手术覆盖暴露的牙根。
4、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杀灭牙周袋内细菌并促进组织修复,适用于部分对传统治疗敏感或伴有全身疾病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5、日常护理
治疗后需坚持巴氏刷牙法,每日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每3-6个月复查维护。吸烟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以降低复发风险。
若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或牙齿移位等症状,建议尽早到口腔科进行牙周探诊和X线检查。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牙周袋深度、骨吸收程度等综合制定,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牙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