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低是什么原因

郑积富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低可能与病毒感染恢复期、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系统疾病或化疗后骨髓抑制等原因有关。该指标异常通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诱因。

1、病毒感染恢复期

部分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EB病毒等,在急性感染期结束后,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恢复阶段,此时单核细胞可能暂时性减少。患者通常无特殊症状,随着免疫力恢复,血常规指标可逐渐恢复正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长期应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髓单核细胞生成,同时促使单核细胞向组织迁移。这类患者可能伴随满月脸、水牛背等库欣综合征表现,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停药。

3、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会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单核细胞百分比随之降低。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皮下瘀斑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4、免疫系统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引发免疫紊乱,导致单核细胞生成减少。患者多伴有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需通过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发展。

5、化疗后骨髓抑制

肿瘤患者接受顺铂、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单核细胞百分比可能持续偏低。此时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利可君片等药物促进造血恢复。

发现单核细胞百分比偏低时,建议复查血常规并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接触放射线或苯类化学物质。若同时出现反复发热、出血倾向等症状,应立即到血液科就诊排查恶性血液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