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针灸治疗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穴、天柱穴、肩井穴、大椎穴以及颈夹脊穴等。具体选穴需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分型进行辨证施治。
1、风池穴
位于枕骨下两侧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针灸此穴可缓解头痛、眩晕及颈部僵硬,尤其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症状。
2、天柱穴
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约两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刺激该穴位能改善颈肩部肌肉紧张,对颈型颈椎病引起的局部酸痛有较好缓解作用。
3、肩井穴
位于肩峰与第七颈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属足少阳胆经。常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减轻肩臂放射性疼痛及上肢麻木感。
4、大椎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属督脉要穴。针灸此穴能调节颈部气血运行,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引发的心悸、耳鸣等症状具有改善作用。
5、颈夹脊穴
分布于颈椎各椎体棘突旁开0.5寸处,属经外奇穴。直接作用于病变节段,常用于神经根受压明显的患者,可配合电针增强镇痛效果。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根据颈椎X线或MRI检查结果选择穴位配伍,通常配合推拿、牵引等物理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长时间低头,若出现晕针或不适需立即告知医师。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需谨慎选择针灸疗法,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