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袖状肺叶切除术以及全肺切除术等,具体需根据肿瘤位置、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选择。
1、肺楔形切除术
适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或肺功能较差的患者,通过切除肿瘤及周围少量正常肺组织,尽可能保留健康肺功能。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存在病灶残留风险,需严格评估肿瘤大小及边界。
2、肺段切除术
针对肿瘤局限在某一肺段的患者,完整切除病变肺段及周围淋巴结。相较于肺叶切除,可保留更多肺组织,适合心肺功能欠佳或存在多原发癌风险的人群,但需确保切缘阴性。
3、肺叶切除术
作为肺癌标准术式,适用于肿瘤局限于单一肺叶且未侵犯主支气管的患者。需切除整叶肺组织并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可能影响肺活量,但能有效控制局部病灶进展。
4、袖状肺叶切除术
用于肿瘤侵犯支气管开口但未累及主支气管远端的中央型肺癌。在切除病变肺叶的同时,将受累支气管节段切除并吻合重建,既达到根治目的,又避免全肺切除,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5、全肺切除术
适用于中央型肺癌广泛侵犯肺门结构或肿瘤跨叶生长的病例。需切除单侧全部肺组织,术后可能出现心肺功能代偿不足,需严格评估患者心肺储备功能,通常作为不得已的选择方案。
手术决策需结合胸部CT、PET-CT等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分期,由胸外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并定期复查监测复发情况。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