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妥昔单抗作为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输液反应等,具体表现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1、皮肤反应
西妥昔单抗可能引发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或甲沟炎,多出现在面部和躯干部位。这些反应与药物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相关,多数患者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外用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
2、胃肠道反应
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口腔黏膜炎。腹泻多呈水样便,可能伴随腹痛症状。建议通过静脉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使用洛哌丁胺等止泻药物。严重腹泻需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治疗。
3、输液反应
约15%-20%患者首次输注时可能发生寒战、发热或呼吸困难,多在用药后1小时内出现。预处理中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可降低发生率。出现血压下降或支气管痉挛等严重反应时,需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措施。
4、全身反应
包括乏力、发热等全身性症状,可能与细胞因子释放有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血液学毒性相对少见,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酶升高通常为一过性,严重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5%。
5、眼部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发生结膜炎或角膜炎,表现为眼部充血、异物感。用药期间需注意眼部卫生,必要时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严重角膜溃疡需眼科会诊处理。
使用西妥昔单抗期间应定期进行电解质检测,特别是血镁水平监测。出现胸闷、喘鸣等严重超敏反应或持续性腹泻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全程需严格遵循肿瘤科医师的用药指导,不得自行调整给药方案或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