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症状通常包括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以及全身性症状等。该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并干预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1、蛋白尿
早期糖尿病肾病可能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尿液检查可发现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轻度增加。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显性蛋白尿,尿液泡沫明显增多,且泡沫长时间不消散。
2、水肿
由于大量蛋白从尿液中丢失,血液中白蛋白水平下降,可能引发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患者常出现下肢、脚踝或眼睑部位的水肿,严重时可能伴随全身性水肿。
3、高血压
肾脏损伤会导致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约半数患者可能合并血压升高。高血压可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加速肾功能恶化。
4、肾功能减退
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表现为少尿、乏力等症状。晚期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甚至需要透析治疗。
5、全身性症状
患者常伴随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如视物模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肢体麻木(周围神经病变)等。此外,可能出现贫血、食欲减退、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相关症状。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水平。若出现持续泡沫尿、水肿或血压异常,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完善检查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