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可能是由角膜或晶状体形状异常、遗传因素、眼部外伤或手术后遗症以及不良用眼习惯等原因引起的。若出现视力模糊或视物变形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
1、角膜或晶状体形状异常
散光多因角膜或晶状体的表面曲率不均匀导致,正常状态下角膜呈规则的半球形,若出现水平与垂直方向曲率差异,光线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单一焦点,从而引起视物模糊、重影等症状。
2、遗传因素
部分散光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若父母存在高度散光,子女发生散光的概率可能增高。这类散光通常在儿童时期即可被发现,需通过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
3、眼部外伤或手术后遗症
角膜受到外力撞击、化学灼伤或接受过角膜手术(如白内障手术、角膜移植术)后,可能因角膜愈合过程中形态改变引发散光。这类情况需通过角膜地形图等检查评估严重程度。
4、不良用眼习惯
长期近距离用眼、阅读姿势不当或频繁揉眼可能导致眼压变化,影响角膜形态,加重散光程度。日常应注意保持用眼距离,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
若散光度数较高或伴随视力下降,需及时到眼科进行验光、角膜曲率测量等检查,根据结果选择佩戴矫正眼镜、角膜塑形镜或接受屈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