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一般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抗氧化、辅助降血脂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和作用。其食用和药用价值在中医和现代营养学中均有研究支持。
1、消食化积
山楂含有多种有机酸成分,能够刺激胃酸分泌,增强胃内蛋白酶活性,促进肉类、脂肪类食物的分解。对于饮食积滞引起的腹胀、嗳气等症状,适量食用有助于加速胃肠排空。
2、行气散瘀
中医理论认为山楂性微温,入肝经血分,能通行气血。所含黄酮类物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血有辅助改善作用。
3、抗氧化
山楂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且含有原花青素、金丝桃苷等抗氧化成分。这些物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细胞氧化损伤,有助于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4、辅助降血脂
临床研究表明,山楂提取物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可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活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胆汁酸排泄,间接调节血脂代谢。
5、促进血液循环
山楂中的槲皮素等成分具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但需注意不能替代正规降压治疗。
食用山楂建议每日新鲜果肉摄入量不超过200克,胃酸分泌过多或胃溃疡患者应慎用。需要药物治疗相关疾病时,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炒山楂、焦山楂等炮制品,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