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梗阻的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肠梗阻的影像学表现通常包括肠管扩张、气液平面、肠壁改变等特征,具体表现因检查方法和梗阻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检查手段包括X线平片、CT扫描、超声检查以及造影检查等。

1、X线平片表现

立位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肠管扩张,呈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梗阻近端肠腔积气、积液。若出现肠壁增厚或肠间隙模糊,可能提示绞窄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通常表现为肠管均匀扩张,而闭袢性肠梗阻可能呈现“咖啡豆征”或“假肿瘤征”。

2、CT扫描表现

CT能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及病因,如肿瘤、肠粘连或粪石等。典型征象包括梗阻近端肠管显著扩张,远端肠管塌陷,肠壁水肿增厚(“靶征”)。增强CT若发现肠系膜血管扭曲或肠壁强化减弱,可能提示肠缺血。CT还可鉴别机械性梗阻与麻痹性肠梗阻,后者通常表现为全肠管扩张。

3、超声检查表现

超声可动态观察肠管蠕动情况,见肠管扩张伴内容物滞留,肠壁水肿呈“键盘征”。彩色多普勒可评估肠系膜血管血流,若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需警惕肠坏死。超声对肠套叠引起的梗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显示“同心圆”或“套筒征”。

4、造影检查表现

消化道造影(如碘水造影)可明确梗阻部位及程度。完全性梗阻时造影剂停滞不前,不全性梗阻可见造影剂缓慢通过狭窄段。结肠梗阻可行钡剂灌肠检查,但疑有肠穿孔时禁用钡剂。

出现疑似肠梗阻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首选CT检查以明确病因及并发症。影像学检查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避免单纯依赖某一项检查结果。治疗决策需由医生根据影像学特征及患者全身状况制定,必要时需急诊手术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