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作为常见的调味食材,兼具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功效。在中医理论中,其性温味辛,具有通阳散寒、解毒等作用;从营养学角度,大葱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硫化物等活性成分,可辅助调节机体功能。
1、抗菌消炎
大葱中的大蒜素和硫化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研究表明,其挥发性成分对呼吸道感染有一定辅助预防效果。
2、促进消化
所含的烯丙基硫醚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强消化酶活性。中医认为其辛温之性可温通脾胃,缓解寒凝气滞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3、补充维生素
每100克新鲜大葱含维生素C约17毫克,约为成年人日需量的20%,有助于维持皮肤黏膜健康。同时含有维生素A原及B族维生素,可辅助改善视力和神经系统功能。
4、膳食纤维调节肠道
葱白部位含2.4%左右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结合其含有的果胶成分,能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缓解便秘症状。
5、抗氧化作用
大葱中的槲皮素、多酚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动物实验显示其提取物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具有延缓细胞衰老的潜在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大葱刺激性较强,胃炎、消化道溃疡患者需控制摄入量。中医认为阴虚火旺体质者不宜过量食用,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0克。日常食用时可搭配蛋白质食物以降低刺激性,若出现烧心等不适反应应及时停用。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