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蒿作为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除蒸、退虚热、解暑、抗疟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价值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明确的应用范围,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清热解毒
面蒿性寒味苦,能清除体内热毒,适用于温病发热或湿热引起的黄疸。中医认为其可通过促进代谢加速毒素排出,缓解热邪积聚导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状。
2、凉血除蒸
该药材入血分,可改善血热妄行导致的皮肤斑疹、鼻出血等问题。对于阴虚内热引起的夜间盗汗、骨蒸潮热等症状,能通过调节营卫平衡减轻不适。
3、退虚热
针对久病伤阴或热病后期出现的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等虚热证候,面蒿可滋养阴液,平衡机体阴阳状态。常与地骨皮、知母等滋阴药材配伍使用。
4、解暑
夏季外感暑邪引发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可用面蒿配伍荷叶、西瓜翠衣等解暑药材煎服。其清热利湿的特性有助于排出体内暑湿之气。
5、抗疟
现代研究证实其提取物对疟原虫有抑制作用,中医常用于治疗寒热往来、发作规律的疟疾。临床多与其他抗疟药材配合使用,通过阻断病原体繁殖周期发挥作用。
使用面蒿时需注意辨证施治,风寒感冒或脾胃虚寒者慎用。药材煎煮时间不宜过长,建议煎煮时后下以保留有效成分。出现高热不退或严重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综合治疗,避免单纯依赖中药材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