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西药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以及对症治疗药物等,需根据病情遵医嘱选择。
1、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如美沙拉秦肠溶片、奥沙拉嗪钠胶囊、巴柳氮钠片等,这类药物能抑制肠道黏膜炎症反应,适用于轻中度患者的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不同剂型可针对病变部位发挥局部作用。
2、糖皮质激素
常用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布地奈德泡沫剂等,通过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控制急性期症状。通常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因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症状缓解后需逐渐减量。
3、免疫抑制剂
如硫唑嘌呤片、环孢素胶囊、他克莫司缓释片等,适用于激素无效或依赖的顽固性病例。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少复发,但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4、生物制剂
包括英夫利昔单抗注射液、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等,针对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进行靶向治疗。主要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活动期患者。
5、对症治疗药物
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可缓解腹泻、调节肠道菌群,但不能替代核心治疗。严重贫血时需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
溃疡性结肠炎需根据病变范围、活动度及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肠镜和血液指标。若出现便血加重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