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体疼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妇科或男科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若疼痛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需警惕病理性问题。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长时间骑跨或性生活过程中可能造成下体肌肉、软组织拉伤,通常表现为短暂性疼痛,适当休息后多可自行缓解。女性月经期盆腔充血也可能引发坠胀感,但一般无器质性病变。
2、感染或炎症
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引起尿道炎、阴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例如淋球菌感染会导致尿道口红肿、灼痛,念珠菌性阴道炎常伴随豆腐渣样分泌物。这类情况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氟康唑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膀胱结石移动时可能刺激输尿管或尿道,引发放射性疼痛。典型症状为突发性绞痛,可能向会阴部放射,伴随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直径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
4、妇科或男科疾病
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男性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均可导致下体疼痛。例如睾丸扭转会突发剧烈疼痛并伴阴囊肿胀,属于泌尿外科急症,需立即手术复位。
5、其他因素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引发会阴部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电击样疼痛。此外,局部外伤、衣物摩擦刺激或过敏反应也可能引起不适,需排查近期接触史。
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衣。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伴随发热、异常分泌物、血尿等症状,建议立即到妇科、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常规、超声、病原体检测等明确诊断,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