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检测通常用于辅助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这些抗体作为免疫系统异常活动的标志物,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ANA)是该病的重要筛查指标,阳性率可达95%以上。抗双链DNA抗体和抗Sm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前者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后者是诊断标志性抗体。此外,抗核小体抗体也可辅助判断病情。
2、类风湿关节炎
约70%患者类风湿因子(RF)呈阳性,但需注意该抗体也可出现在其他疾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特异性可达95%,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抗角蛋白抗体(AKA)和抗核周因子(APF)也有辅助诊断价值。
3、干燥综合征
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是特征性抗体,阳性率分别可达60%和40%。抗α-胞衬蛋白抗体对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有诊断意义。约50%患者可同时出现抗核抗体阳性。
4、系统性硬化症
抗Scl-70抗体(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是该病的特异性标志,阳性率约40%。抗着丝点抗体多见于局限性硬皮病,阳性率可达80%。抗RNA聚合酶Ⅲ抗体与弥漫性皮肤受累相关。
5、自身免疫性肝病
抗线粒体抗体(AMA)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特征性抗体,阳性率超过95%。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1)常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SLA)具有高度特异性。
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建议出现关节疼痛、皮肤红斑、口干眼燥等症状时,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检测前应避免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选择抗核抗体谱、自身免疫肝病抗体谱等组合检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