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与其存在的价态和暴露方式有关。金属铬和三价铬毒性较低,但六价铬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摄入等途径引发以下健康危害:
1、皮肤刺激
六价铬化合物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严重时会导致皮肤溃疡。这是由于铬酸盐的强氧化性会破坏皮肤角质层,导致表皮细胞坏死,常发生在电镀、制革行业工人中。
2、肝肾损伤
长期摄入过量铬可能造成肝肾代谢负担,导致近端肾小管损伤和肝功能异常。动物实验显示,长期摄入超过10mg/kg体重的铬酸盐可诱发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病变。
3、致癌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六价铬化合物列为1类致癌物。职业暴露者肺癌发病率显著增高,其致癌机制可能与铬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和抑癌基因甲基化有关。
4、免疫抑制
铬在体内积累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降低免疫球蛋白生成。研究显示,长期接触铬的工人外周血CD4+/CD8+比值明显下降,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减弱。
5、代谢紊乱
铬过量可能干扰糖代谢,抑制胰岛素受体活性。临床观察发现,铬中毒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波动,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建议从事相关行业的劳动者做好职业防护,定期进行尿铬检测和肺功能筛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含铬工业废料,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到职业病防治机构就诊。医疗处置需在毒物学专家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使用排铬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