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劳损的症状可能由生理性原因如过度使用、姿势不当等引起,也可能与外伤等病理性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过度使用
长时间或高强度使用特定肌肉群可能导致局部酸痛、僵硬,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可缓解。可能伴随轻微肿胀或按压痛。一般可通过休息、冷敷缓解,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
2、姿势不当
长期维持错误姿势如久坐、弯腰等,易引发肌肉持续性酸胀感,特定体位下可能出现牵拉痛或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局部肌肉痉挛。需调整姿势并配合热敷,必要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贴剂、麝香追风膏等药物改善症状。
3、外伤
肌肉受到撞击、扭伤等外力作用后,常出现突发性剧痛、局部肿胀及淤血,严重时可能影响关节活动度。此类情况需立即制动并进行冷敷,48小时后可热敷。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药物,若存在活动障碍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
日常应注意避免肌肉超负荷运动,工作间隙适当拉伸放松。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夜间痛醒或伴有皮肤红肿发热等症状,需警惕感染或器质性损伤,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康复医学科,通过肌骨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