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外胆道系统包括哪些结构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肝外胆道系统通常包括胆囊、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以及十二指肠乳头等结构。这些结构相互连接,共同完成胆汁的储存、运输和排泄功能。

1、胆囊

胆囊是位于肝脏下方的梨形囊状器官,通过结缔组织附着于肝脏脏面。其主要功能是浓缩和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当进食后通过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胆囊分为底、体、颈三部分,颈部与胆囊管相接。

2、胆囊管

胆囊管长约3-4厘米,连接胆囊颈与肝总管。其内壁存在螺旋状皱襞(Heister瓣),可调节胆汁的进出方向,防止胆囊过度膨胀。当胆囊收缩时,胆汁经此管进入胆总管。

3、肝总管

由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形成,长度约3厘米。作为肝内胆管向肝外延伸的部分,主要负责将肝脏产生的胆汁向下输送。其管径约0.4-0.6厘米,管壁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

4、胆总管

由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而成,全长约7-9厘米。沿肝十二指肠韧带下行,经胰头后方进入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末端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此处存在Oddi括约肌调控胆汁和胰液的排放。

5、十二指肠乳头

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中段后内侧壁,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其周围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Oddi括约肌的协调收缩可防止肠液反流,并控制消化液的排放节奏。

若出现黄疸、腹痛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超声、MRCP等影像学检查。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疼痛或皮肤巩膜黄染时应立即就医诊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