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烧伤的药膏需根据烧伤程度和症状选择,常见的有抗生素类、磺胺嘧啶银乳膏、生长因子类、中成药类以及止痛类药膏。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抗生素类药膏
适用于预防或治疗烧伤后皮肤感染。常见药物包括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增殖,减少创面渗出和炎症反应。轻度烧伤伴局部红肿时优先选择此类药物。
2、磺胺嘧啶银乳膏
常用于浅二度或小面积深二度烧伤。银离子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磺胺嘧啶可抑制细菌DNA合成,两者协同降低感染风险。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皮肤刺激反应。
3、生长因子类药膏
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加速创面表皮细胞迁移和增殖,促进烧伤创面愈合。适用于无感染的二度烧伤,通常与清创护理配合使用。
4、中成药类药膏
湿润烧伤膏、京万红软膏等含黄连、地榆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适用于轻度烧伤初期,可缓解灼热疼痛感,但深部创面需谨慎使用。
5、止痛类药膏
如利多卡因凝胶,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暂时缓解烧伤后疼痛。适用于清洁后的浅表创面,不建议大面积或长期使用。
使用药膏前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三度烧伤、面积超过5%的二度烧伤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进行专业处理。自行用药可能导致感染加重或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