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乙醚有哪些医疗作用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乙醚是一种挥发性液体,过去在医疗领域曾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安全性问题已逐渐被替代。其医疗作用主要包括全身麻醉、抗痉挛、消毒杀菌、药物溶剂以及医疗操作辅助等,需在专业指导下谨慎使用。

1、全身麻醉

乙醚曾作为吸入性麻醉剂用于外科手术,其机制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意识消失和痛觉丧失。但由于麻醉诱导期长、恢复缓慢且易燃易爆的特性,现已被更安全的七氟烷、异氟烷等新型麻醉剂取代。

2、抗痉挛

在急诊处理中,乙醚可通过快速抑制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暂时缓解破伤风、癫痫持续状态等引起的严重肌肉痉挛。这种方法属于应急处理措施,需配合苯二氮䓬类药物进行后续治疗。

3、消毒杀菌

乙醚对部分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过去曾用于皮肤表面消毒和医疗器械处理。但因其杀菌效力较弱且刺激性大,现已被碘伏、酒精等更高效的消毒剂替代。

4、药物溶剂

作为脂溶性溶剂,乙醚可用于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或在实验室中溶解某些难溶性药物。在制药工业中,它参与激素类、脂溶性维生素等药物的制备过程。

5、医疗操作辅助

乙醚的快速挥发特性曾被用于某些检查操作,如协助去除体表脂溶性物质。现代医疗中这种应用已少见,仅在特殊情况下作为临时性处置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乙醚具有高度易燃性,吸入过量会引起呼吸抑制,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目前临床已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仅在特殊医疗场景或科研领域由专业人员操作。任何涉及乙醚的医疗应用都必须遵守安全规范,普通患者不可自行接触或使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