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五味子有哪些功效和食用方法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五味子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通常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收敛固涩等功效,其食用方法主要包括泡水、煮粥、炖汤等。合理使用可发挥一定的养生作用,但需注意适量。

1、益气生津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肾经。在中医理论中,其酸味能收敛肺气,甘味可补益中气,适用于气阴两伤引起的口干舌燥、自汗等症状。现代研究认为,其含有的五味子素等成分有助于促进唾液分泌,缓解口渴。

2、补肾宁心

该药材能滋补肾阴,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耳鸣等症。同时,中医认为其具有安神作用,对于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多梦有一定调节效果,常与酸枣仁等配伍使用。

3、收敛固涩

五味子的收敛特性可固摄人体津液,常用于治疗遗精、久泻、尿频等滑脱不固的症状。例如,与补骨脂、吴茱萸搭配的“四神丸”便是经典止泻方剂。

4、泡水

取5-10克干燥五味子,用沸水冲泡10分钟,可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此法简单易行,适合日常保健,但不宜过量以免刺激胃黏膜。

5、煮粥

将五味子与粳米同煮,可适当加入枸杞、红枣。粥品易于消化吸收,适合体质虚弱或病后调养人群,有助于温和补益。

6、炖汤

取15克五味子与鸡肉、猪骨等肉类共同炖煮,可搭配当归、黄芪增强补气效果。此类药膳适合秋冬季节滋补,但湿热体质者需慎用。

日常使用五味子时需注意,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胃部不适或过敏反应。建议在使用前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调整剂量和配伍,避免与茶、咖啡同服以免影响药效。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