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感染可使用的抗生素药物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感染类型、病原体种类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并严格遵医嘱使用。
1、青霉素类
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适用于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但青霉素过敏者禁用,用药前需进行皮试。
2、头孢菌素类
包括头孢克肟、头孢呋辛等,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效,常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不同代际的头孢菌素抗菌特点有所差异。
3、大环内酯类
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适用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治疗,常用于呼吸道感染和生殖系统感染。
4、喹诺酮类
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可干扰细菌DNA复制,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强,常用于泌尿系感染、肠道感染等。但18岁以下青少年及孕妇需避免使用。
5、氨基糖苷类
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效果显著,适用于严重腹腔感染、败血症等。因具有耳肾毒性,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使用抗生素时应完成规定疗程,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需调整用药方案。同时需遵循病原学检查结果,避免无指征滥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