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作为中药材,一般具有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祛风明目、活血通经以及止痒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中医理论中对肝经、目疾及皮肤问题的调理。
1、平肝潜阳
蒺藜味苦性平,归肝经,能平抑上亢的肝阳,常用于改善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头痛等症状。现代研究认为其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2、疏肝解郁
该药可疏通肝气郁结,对于情绪不畅、胸胁胀痛等肝气不舒的证候有一定缓解作用,常与香附、柴胡等配伍使用。
3、祛风明目
蒺藜能疏散风热,对风热上攻导致的目赤肿痛、眼生翳膜等眼部不适有改善效果,中医常将其用于目疾的外洗或内服方剂。
4、活血通经
其行血化瘀的特性有助于改善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闭经或跌打损伤后的局部瘀肿,常与当归、川芎等活血药同用。
5、止痒
蒺藜外用时可通过祛风除湿缓解皮肤瘙痒、湿疹或风疹等症状,多煎汤外洗或研末调敷患处。
蒺藜需经炮制后入药,不同炮制方法可能影响其功效侧重点。使用时应由中医师辨证后配伍,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若存在相关适应症,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后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