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以及头晕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若出现相关表现建议尽早就医。
1、胸痛
这是最典型的症状,多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可能向左肩、下颌或背部放射。疼痛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诱发,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典型疼痛,表现为上腹痛或牙痛。
2、呼吸困难
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时,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出现端坐呼吸。这种情况多提示存在心功能不全,需警惕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3、心悸
心肌缺血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患者常自觉心跳加快、沉重或不规则。可能伴随出汗、焦虑等自主神经症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黑蒙或意识丧失。
4、乏力
慢性心肌供血不足会导致全身组织缺氧,患者易感疲倦,日常活动耐力下降。这种乏力感在清晨较轻,随着日常活动逐渐加重,休息后改善不明显。
5、头晕
当心脏输出量显著降低时,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休克表现,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处理。
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若出现持续性胸痛超过20分钟或伴有冷汗、恶心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药物,并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