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两部分。骨产道由骨盆构成,软产道主要包括子宫下段、宫颈、阴道以及骨盆底软组织,两者共同作用帮助胎儿娩出。
1、骨产道
骨产道即真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构成,呈弯曲的管状结构。骨产道分为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和出口平面三个部分,其大小、形态直接影响胎儿能否顺利通过。若存在骨盆狭窄或畸形,可能导致难产。
2、子宫下段和宫颈
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进一步拉长变薄。宫颈在分娩时发生显著变化,初产妇宫颈管先消失后扩张,经产妇则两者同时进行。当宫口扩张至10厘米时,胎儿头部才能通过。
3、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
分娩时阴道黏膜皱襞伸展,阴道腔扩张,会阴体变薄。骨盆底肌肉和筋膜在胎头压迫下逐渐松弛,肛提肌收缩帮助胎头进行内旋转。若软组织弹性差或存在瘢痕,可能需行会阴侧切术。
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骨盆测量和超声评估胎儿大小。分娩过程中需配合助产士指导正确用力,若出现产程停滞或胎心异常,应及时采取剖宫产等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