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肝区疼痛、消瘦、黄疸以及肝肿大等,通常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患者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发热
肝结核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夜间盗汗。这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在肝脏内繁殖,引发机体免疫反应所致。
2、肝区疼痛
约50%的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隐痛或钝痛,疼痛可能向肩背部放射。肝脏因结核病灶形成肉芽肿或脓肿,导致肝包膜受牵拉或炎症刺激引发疼痛。
3、消瘦
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通常在发病后2-3个月内减轻5%-10%的体重。这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消耗、食欲减退及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4、黄疸
当结核病灶压迫胆管或引起胆汁淤积时,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检测可显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同时升高。
5、肝肿大
通过腹部触诊或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肝脏体积增大,质地偏硬。超声检查常显示肝内出现低回声结节,CT扫描可见特征性的粟粒样病变。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核菌素试验及肝脏活检等检查。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