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一般具有病毒结构特征、传播能力强、变异速度快、潜伏期差异大以及致病性多样等特征。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其生物学特性与SARS-CoV和MERS-CoV存在显著区别。
1、病毒结构特征
新冠病毒表面有大量刺突蛋白,能与宿主细胞ACE2受体结合。病毒基因组为单链RNA,由核衣壳蛋白包裹,外层包膜上的刺突蛋白是介导感染的关键结构,这种特殊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细胞入侵能力。
2、传播能力强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密闭空间内存在气溶胶传播可能。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接触传播风险较高。研究发现感染者排毒期最长可达20天,无症状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播力。
3、变异速度快
病毒RNA复制酶缺乏校正功能导致高突变率。目前已发现Alpha、Delta、Omicron等主要变异株,其中Omicron变异株刺突蛋白突变位点超过30个,使其具备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4、潜伏期差异大
潜伏期通常为1-14天,中位数约5天。部分病例潜伏期可达24天,这种时间跨度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病毒载量在发病前2-3天即可达到传播阈值。
5、致病性多样
感染者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重症肺炎不等。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毒除侵犯呼吸系统外,还可能引发心肌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系统损害。
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持续30分钟可灭活。建议公众及时接种疫苗加强针,在密闭场所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医疗机构需对疑似病例实施单间隔离,并按最新诊疗方案开展临床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