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止血药通常有云南白药粉、凝血酶冻干粉、吸收性明胶海绵等外用药物,以及氨甲环酸片、肾上腺色腙片等口服药物,但需遵医嘱使用。
1、云南白药粉
云南白药粉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小面积开放性创伤出血。其成分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效果。使用前需清洁伤口,均匀撒布药粉并包扎,但深部伤口或感染性伤口不宜使用。
2、凝血酶冻干粉
凝血酶可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化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该药适用于表浅创面渗血或小血管出血,使用时需将药物溶解后喷洒或涂抹于创面,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否则可能降低药效。
3、吸收性明胶海绵
明胶海绵通过物理压迫和吸收血液中的水分浓缩凝血因子,达到机械性止血目的。常用于拔牙后创面、鼻腔出血或浅表组织渗血,使用时需将海绵贴合出血部位并加压数分钟,待止血后可被人体逐渐吸收。
其他常用止血药物包括氨甲环酸片,该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减少纤维蛋白分解,适用于外伤后全身性出血倾向;肾上腺色腙片可增强毛细血管弹性,减少血管通透性,用于辅助控制慢性渗血。需注意,所有口服止血药均存在禁忌证,如血栓性疾病患者禁用氨甲环酸。若外伤出血量大或持续不止,应及时就医进行清创缝合,避免盲目使用止血药延误治疗。日常处理伤口时需严格消毒,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