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作为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驱虫止痒以及缓解蛇虫咬伤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中医外治和部分内服方剂中,但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1、解毒杀虫
雄黄中含有的硫化砷成分对部分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中医将其研磨后外用于疮疡肿毒部位,可帮助抑制感染。例如痈疽初起时,可配合其他药物制成膏药贴敷。
2、燥湿祛痰
在痰湿壅盛导致的癫痫、惊风等病症中,雄黄可配伍天竺黄、胆南星等药物入丸散剂,通过燥化湿邪、化解顽痰来缓解症状,但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
3、截疟
古代医籍记载雄黄可用于疟疾发作前的预防,常与朱砂等药物配伍,通过抑制疟原虫活动减轻寒热往来症状,现代临床已较少应用此法。
4、驱虫止痒
雄黄对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有一定驱杀效果,可配合使君子、槟榔等驱虫药使用。其燥湿特性也适用于湿疹、疥癣等皮肤病的外洗方剂。
5、缓解蛇虫咬伤
被毒蛇或毒虫咬伤后,将雄黄与白酒调敷于伤口周围,可利用其毒性以毒攻毒,中和部分毒素,但需配合抗蛇毒血清等现代医疗手段。
雄黄属于毒性中药材,不可长期或过量使用。内服必须经过炮制且严格遵循剂量,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存在砷中毒风险,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