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药物可能导致流产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流产风险的药物主要包括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华法林、异维A酸以及部分抗生素等,这些药物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妊娠。孕妇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使用可能危害胎儿的药物。

1、米非司酮

该药物属于抗孕激素制剂,可通过抑制孕酮活性干扰胚胎着床或导致早期妊娠终止。临床主要用于药物流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服用以免引发严重出血或流产不全。

2、甲氨蝶呤

作为叶酸拮抗剂,该药会干扰细胞分裂和DNA合成,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常用于治疗异位妊娠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期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用药期间需严格避孕。

3、华法林

此类抗凝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增加妊娠早期出血风险及胎儿畸形概率。对于需抗凝治疗的孕妇,医生通常会替换为肝素等更安全的药物,同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4、异维A酸

用于重度痤疮治疗的该药物具有明确致畸性,可能导致颅面部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建议用药期间及停药后3个月内严格避孕,意外妊娠需立即停药并就医评估。

5、部分抗生素

如四环素类会影响胎儿骨骼发育,磺胺类可能引发核黄疸,氟喹诺酮类可能损害软骨组织。孕妇出现感染时应选择青霉素类、头孢类等相对安全的抗生素。

妊娠期用药需权衡利弊,就诊时应主动告知怀孕情况。若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检查和血HCG监测。药物流产后需遵医嘱复查,确保妊娠组织完全排出并预防感染。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