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以及动态血压监测等五项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并发症。
1、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可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合并症,同时评估药物对肝肾的影响。若发现肌酐升高,可能提示高血压肾病。
2、尿液检查
检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能早期发现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持续性蛋白尿是高血压肾病的典型表现,尿比重异常可能反映肾小管功能受损。
3、心电图检查
可发现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ST-T段改变可能提示心肌供血不足,QRS波群增宽可能反映心室扩大。
4、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能评估左心室肥厚程度、心脏射血功能,颈动脉超声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若室间隔厚度超过11mm,提示存在高血压性心脏病。
5、动态血压监测
通过24小时血压测量,可明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识别隐匿性高血压或白大衣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0%提示靶器官损伤风险增加。
建议确诊高血压后遵医嘱完善上述检查,同时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日常生活中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避免情绪激动。若出现头痛、心悸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