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通常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标,是评估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的重要依据。
1、体温
正常成人腋下体温范围为36.0℃~37.0℃,口腔或耳温略高约0.3℃~0.5℃。体温异常可能提示感染、代谢紊乱或环境因素影响,测量方法包括水银体温计、电子测温仪及红外线额温枪等。
2、脉搏
正常静息状态下成人脉率为60~100次/分钟,儿童较快。脉搏可通过桡动脉、颈动脉触诊获取,节律异常如房颤、早搏,或速率过缓/过速可能反映心脏疾病、脱水或甲状腺功能异常。
3、呼吸
成人平静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新生儿可达40次以上。观察胸廓起伏可评估呼吸深度与节律,呼吸急促、浅慢或暂停可能提示肺部疾病、酸中毒或神经系统损伤。
4、血压
正常成人血压值应低于120/80mmHg,测量部位多为上臂肱动脉。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定义为高血压,低血压则可能由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等引起。
建议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在疾病恢复期或服药期间。若发现体温持续升高、脉搏不规则、呼吸窘迫或血压剧烈波动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判断延误病情。日常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监测数据需结合个体差异及临床表现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