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监测方法主要包括B超检查、基础体温测量以及激素水平检测等,具体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方式。这些方法有助于评估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常用于辅助生殖技术或月经周期监测。
1、B超检查
B超是监测卵泡最常用的方法,分为腹部B超和阴道B超两种。阴道B超因探头更接近卵巢,能更清晰地观察卵泡大小、数量及形态,通常从月经周期第8-10天开始隔日监测。当卵泡直径达18-25mm时提示成熟,排卵后可见卵泡塌陷或黄体形成。腹部B超则需憋尿,适合不宜经阴道检查者。
2、基础体温测量
通过每日清晨静息状态下测量舌下体温并记录,排卵后孕激素升高可使基础体温上升0.3-0.5℃。需连续测量整个月经周期,体温呈双相曲线可间接判断排卵情况。但该方法易受睡眠、疾病等因素干扰,需结合其他监测手段。
3、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血液或尿液检测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等激素变化。LH峰出现后24-36小时可能发生排卵,排卵试纸即通过检测尿LH峰值预测排卵时间。血清雌二醇水平随卵泡发育逐渐升高,排卵前达峰值。激素检测需在特定时间节点多次采样,常与B超联合使用。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监测方式,备孕女性可结合宫颈黏液观察等方法综合判断。若存在月经紊乱、不孕等情况,需及时就诊生殖医学科,通过系统监测明确排卵障碍原因并制定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