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肾功能异常,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通常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或使用调节代谢、促进毒素排出的药物,必要时需透析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1、控制原发病
肌酐升高常见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若由高血压引起,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卡托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降压药,这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能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糖尿病患者需规范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阿卡波糖片、达格列净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2、调节代谢药物
针对代谢性酸中毒可使用碳酸氢钠片纠正酸碱失衡;出现高钾血症时可使用聚磺苯乙烯钠散促进钾离子排泄;尿酸升高者可服用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需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
3、肠道排毒药物
尿毒清颗粒、肾衰宁胶囊、药用炭片等药物可通过肠道吸附毒素或促进肠蠕动加速代谢废物排出,但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肾脏功能。
4、血液净化治疗
当肌酐超过707μmol/L或出现严重水肿、电解质紊乱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通过人工肾替代治疗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每周需维持2-3次规律治疗。
发现肌酐升高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完善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低蛋白饮食(每日0.6-0.8g/kg),限制食盐摄入(每日3-4g),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布洛芬等。注意监测血压、尿量变化,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