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败酱草有哪些功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败酱草作为一味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镇静安神以及利湿退黄等功效和作用。其性味苦寒,在中医理论中常用于调理热毒、血瘀等证候。

1、清热解毒

败酱草性寒能清热,味苦可泻火,适用于热毒壅滞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对于外感风热或体内积热引起的发热、目赤等表现,常配伍连翘、金银花等药物使用。

2、消痈排脓

该药能促进痈肿疮毒部位的脓液排出,常用于治疗皮肤疔疮、肺痈等化脓性感染。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可加速局部组织修复,临床多与鱼腥草、蒲公英等联用。

3、祛瘀止痛

通过活血散瘀作用改善气血运行,对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痛经等有缓解效果。现代研究表明其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4、镇静安神

所含挥发油成分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适用于烦躁失眠、心悸不安等症。常与酸枣仁、夜交藤等安神药材配伍使用。

5、利湿退黄

能促进肝胆湿热排泄,对湿热黄疸、小便短赤等症状有改善作用。中医常将其与茵陈、栀子等利湿退黄药共同应用于肝胆系统疾病治疗。

使用败酱草需注意其苦寒特性可能伤及脾胃,脾胃虚寒者慎用。出现相关适应症时,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合理配伍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煎煮时需控制剂量和煎煮时间,过量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