痨病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长期咳嗽、咳痰、咯血、午后低热、盗汗以及体重减轻等。这些症状可能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长期咳嗽
肺结核引起的咳嗽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超过2周,早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伴有黏液痰或脓性痰。若病灶累及支气管或胸膜,咳嗽可能加重。
2、咳痰
患者常咳出白色黏液痰,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变为黄色脓痰。当肺部病灶侵蚀血管时,痰中可带血丝,严重者可能出现整口鲜血。
3、午后低热
患者体温多在下午或傍晚升高,波动于37.5℃-38.5℃之间,可伴有面部潮红、手足心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持续乏力而无明显体温变化。
4、盗汗
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常浸湿衣物或被褥,清醒后出汗停止。这与结核分枝杆菌释放毒素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体质消耗有关。
5、体重减轻
由于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出现食欲下降、营养吸收障碍,导致半年内体重下降可达原体重的10%-20%。
出现上述症状需尽早就医,完善结核菌素试验、痰涂片检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应严格遵循早期、规律、全程的抗结核治疗原则,避免随意停药导致耐药性产生。日常需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室内通风,减少传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