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的禁忌症主要包括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急性感染期、妊娠期与月经期、恶性肿瘤区域牙齿等情况,需谨慎评估风险。存在上述情况时,建议暂缓或避免拔牙操作,以免引发并发症。
1、血液系统疾病
患有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时,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拔牙后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此类患者需先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或药物治疗改善凝血功能,并在血液科医生监护下操作。
2、严重心血管疾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如血压大于180/100mmHg)、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的患者,拔牙过程中可能因紧张或疼痛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脑血管意外。此类患者需病情稳定后,在心电监护下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3、急性感染期
如患牙处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牙龈炎或冠周炎发作期,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此时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通常需先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行拔牙。
4、妊娠期与月经期
妊娠前3个月拔牙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后3个月则可能诱发早产。月经期女性体内凝血酶原激活物减少,可能延长术后出血时间,建议避开经期。
5、恶性肿瘤区域牙齿
颌骨恶性肿瘤累及区域的牙齿,贸然拔除可能加速癌细胞扩散。此类患者需在肿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通常需结合放疗、化疗等方案。
需要拔牙的患者应主动向医生说明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出血性疾病等病史,以及近期是否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医生会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必要时采用心电监护、微创拔牙等方式降低并发症概率。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咬纱卷止血、冷敷等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