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旋毛虫病有哪些消化内科症状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旋毛虫病的消化内科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发热等。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后的早期阶段,与幼虫侵入肠道黏膜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

1、腹痛

旋毛虫幼虫侵入小肠黏膜时,可刺激肠道神经并引发局部炎症,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脐周或上腹部疼痛,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部分患者疼痛程度较轻,易被误诊为普通胃肠炎。

2、腹泻

约50%患者会出现稀便或水样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3-5次。肠道黏膜损伤可能导致粪便中带有少量黏液,但通常不含脓血。腹泻症状多在感染后1周内出现,持续3-6天逐渐缓解。

3、恶心呕吐

在感染初期(1-4天),幼虫移行刺激胃部及十二指肠时,约30%患者会出现恶心症状,严重者可能伴随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偶见胆汁样物质。

4、食欲减退

肠道功能紊乱及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患者常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和早饱感。严重者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出现体重减轻。

5、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38-39℃的中低度发热,通常与虫体代谢产物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发热多呈弛张热型,可能伴随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对于出现上述症状且有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史的患者,建议及时到感染科或消化内科就诊。治疗方面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腹泻严重者可配合蒙脱石散止泻,腹痛明显时可用山莨菪碱片解痉,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治疗期间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