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检查项目通常包括口腔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牙周检查、口腔黏膜检查以及唾液检查等,具体需根据个人情况由医生制定方案。以下是常见项目的具体分析:
1、口腔常规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使用探针、口镜等工具观察牙齿排列、龋齿、牙结石等情况,并评估咬合关系及颌面部对称性。该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牙齿缺损、牙体变色或牙列不齐等问题。
2、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片、CT或锥形束CT(CBCT),能清晰显示牙齿内部结构、牙根形态、骨量及埋伏牙位置。例如全景片可观察全口牙齿情况,根尖片用于检查单个牙根的病变,适用于种植牙或正畸前的评估。
3、牙周检查
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评估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及牙齿松动度,帮助诊断牙龈炎、牙周炎。结合菌斑指数检测,可明确牙周组织破坏程度,指导洁治或刮治治疗。
4、口腔黏膜检查
通过肉眼观察黏膜颜色、质地,排查溃疡、白斑、红斑等异常病变。对于持续不愈的黏膜损伤,可能需进行活检或脱落细胞学检查,以鉴别扁平苔藓、口腔癌等疾病。
5、唾液检查
通过采集唾液样本分析分泌量、pH值、电解质及酶活性,辅助诊断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功能障碍或某些代谢性疾病,还可用于检测口腔内致病微生物含量。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敏感或口腔异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日常需保持正确刷牙习惯,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避免吸烟、过量摄入含糖食物,有助于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