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情况下病人需要输血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病人需要输血的情况主要包括急性大出血、严重贫血、凝血功能障碍、手术需要以及某些特殊疾病治疗等,需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评估决定。

1、急性大出血

当患者因外伤、手术或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导致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出现休克时,需紧急输注红细胞悬液补充血容量,维持组织氧供。例如车祸伤肝脾破裂出血、产后大出血等情况常需立即输血。

2、严重贫血

慢性贫血患者若血红蛋白低于60g/L并伴随呼吸困难、心率增快等症状,或急性溶血性贫血(如蚕豆病)导致血红蛋白急剧下降时,需输注红细胞改善携氧能力。常见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3、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患者发生自发性出血,或肝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时,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凝血因子浓缩剂。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⁹/L时需输注血小板预防脑出血。

4、手术需要

预计术中失血量超过循环血量20%的择期手术(如心脏手术),或术前存在贫血需提前备血。器官移植手术中常需输注特定血液成分维持供体器官功能。

5、特殊疾病治疗

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输注血浆补充蛋白,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需进行成分输血支持,新生儿溶血病需进行换血治疗等。

输血属于有创治疗,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等并发症。具体输血指征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临床症状以及基础疾病后决定,患者不可自行要求输血。输血前需严格进行血型配型和感染筛查,输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