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气虚是什么意思?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气虚是中医理论中常见的证候类型,指人体元气不足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患者常表现为身体疲乏、气短懒言、自汗、抵抗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生活。

中医认为气虚的形成与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过度劳累或饮食失调等因素有关。当肺、脾、肾等脏腑之气不足时,会引发特定表现:肺气虚者易感冒、咳嗽无力;脾气虚者多见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肾气虚则可能伴有腰膝酸软、夜尿频多。不同体质和年龄阶段的人群表现存在差异,如老年人常因生理机能衰退出现气虚症状,长期脑力劳动者易出现心气虚证。

对于气虚体质的调理,中医多采用益气健脾的治疗原则。常用中药包括四君子汤、补中益气丸等经典方剂,这些药物可通过配伍党参、黄芪等药材增强补气效果。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饮食上可适量食用山药、红枣、粳米等健脾益气的食材。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到正规中医医疗机构辨证施治,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滋补类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