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偏低可能与生理性摄入不足有关,也可能是慢性失血、吸收障碍或慢性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所致。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明确病因。
1、生理性摄入不足
长期饮食中缺乏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等,可能导致铁元素摄入不足。素食主义者或节食人群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可伴随乏力、面色苍白等缺铁症状。
2、慢性失血
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反复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情况会造成持续性铁丢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的人群需警惕隐性失血,这种情况可能伴随血红蛋白降低和铁蛋白减少。
3、吸收障碍
胃大部切除术、慢性腹泻或乳糜泻等疾病会影响铁的吸收。胃酸分泌不足或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人群,其铁的吸收率可能下降30%-50%。
4、慢性疾病
慢性感染、风湿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可导致铁代谢异常。这类疾病会促使铁调素水平升高,抑制铁从肠道吸收和巨噬细胞释放,形成慢性病性贫血。
若发现血清铁偏低,建议增加动物性食物摄入,避免同时摄入影响铁吸收的浓茶、咖啡。若伴随血红蛋白下降,需及时就医进行粪便隐血、胃肠镜等检查,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或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