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绝症,但属于需要长期管理的严重疾病。其预后与病因、治疗时机及方式密切相关,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维持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尿毒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尿毒症常由药物中毒、严重感染等可逆因素引起,及时通过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可能帮助肾功能恢复。慢性尿毒症多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慢性病进展所致,肾单位已发生不可逆损伤,但通过规律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患者生存期可显著延长。现代血液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50%-60%,而成功的肾移植可使患者获得10年以上的正常生活。
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需每周3次到医院进行,能有效清除毒素但可能产生低血压等并发症。腹膜透析可居家操作,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但存在腹膜炎风险。肾移植是恢复肾功能的最佳方案,但受限于肾源匹配和术后抗排异治疗。治疗过程中需配合低盐低磷饮食,定期监测血钾、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
确诊尿毒症后应及时在肾内科规范治疗,建立血管通路的时机直接影响预后。保持治疗依从性并控制好原发病,多数患者可回归社会进行轻体力工作。随着透析技术的进步和抗排异药物的发展,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正在持续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期可达2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