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脑白质疏松症是什么病?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脑白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脑白质损伤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脑白质的弥漫性脱髓鞘和微血管病变。该病通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步态异常等症状。

1、病因机制

脑白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包括慢性脑缺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年龄相关的退行性改变。长期高血压或糖尿病会损害脑小血管,导致白质区供血不足,髓鞘结构逐渐破坏。此外,遗传因素、高脂血症等也可能加速病变进程,造成神经纤维传导功能受损。

2、临床表现

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障碍。部分患者表现为步态不稳、排尿控制异常或情绪波动。严重时可能合并脑梗死或血管性痴呆,但通常不会直接引起肢体瘫痪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3、诊断评估

头颅MRI是首选检查方式,T2加权像上可见脑室周围或深部白质斑点状或斑片状高信号。CT检查可能显示低密度影,但敏感性较低。临床需结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工具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并排除阿尔茨海默病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4、治疗措施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控制危险因素为主。患者需严格管理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等改善脑循环药物,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康复训练如平衡练习和认知训练有助于延缓功能退化,严重病例需定期神经科随访。

日常应注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吸烟饮酒。若出现明显记忆力衰退或行走困难,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脑血管评估并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规律作息和适度脑力活动对延缓病情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