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疾病发生,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诊断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关节损伤。
1、关节疼痛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疼痛,如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或腕关节。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时难以完全缓解。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夜间痛醒现象,这与关节滑膜炎症引发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释放有关。
2、晨僵
超过80%患者会出现晨起关节僵硬,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严重者可持续数小时。这种僵硬感在活动后逐渐缓解,主要是由于夜间关节液积聚和炎症介质蓄积所致。晨僵程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3、关节肿胀
早期可见关节梭形肿胀,触诊有揉面感,皮肤温度升高但通常不红。肿胀源于滑膜增生和关节腔积液,超声检查可见滑膜增厚和血流信号增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腱鞘炎,表现为手腕背侧或足背肿胀,这些症状可能早于典型关节表现出现。
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6周以上,建议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常规检查包括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检测和关节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病情变化。